来源:上海昱琛供应链有限公司 时间:2025-02-20 03:16:15 [举报]
“香港账户”骗局
今年新案例:2月7日上午,在国际商贸城经营体育用品的倪先生通过朋友推荐,添加了一名客户为好友。该客户向倪先生豪爽地订购了21万元人民币的货物,但提出要使用港币账户进行交易。
2月8日下午,客户联系倪先生称,其已打款36万元港币(折合人民币31万元)至倪先生提供的账户,多出的10万元人民币希望倪先生用人民币帮忙汇款给另外两个客户。倪先生不疑有他,同意帮其汇款。
2月9日上午,倪先生查询账户余额,发现36万元港币竟不翼而飞。此时“客户”已失联。
这时倪先生才知道,原来这名客户实际是使用境外银行支票业务发起转账,如果24小时内不与银行确认,转账资金就会撤回。倪先生因此被骗人民币10万元。
在这个过程中,骗子利用的信息差是香港地区特殊的金融体系--香港地区的银行,是把“到账”和“入账”做了区分的。有一些转账或支票是可撤销的,你看到的只是挂账,款项还没有真正到你的账户里。
代转账骗局
这是目前严重的,非常多的骗局方式,基本上无解。这个骗局属于多方配合缜密的团伙作案。一个骗子以采购商的身份过来询盘、下单。这个过程都很正常,但付款的时候会多打款,一般高出货值很多倍。并且是从第三方账户中打过来的。很多外贸企业觉得只要款到就安心了,那这风险在哪里呢?
骗子在打了多余货款之后,开始找借口,举个例子,例如会说他在中国国内的某个供应商没有美金账号,需要通过你中转代付。让你把多余的钱打到另一个账户。往往外贸企业觉得就是顺手帮客户一个小忙,就爽快答应了。当你的货被提走了,退回的多余的钱也到账了。
这时候,就会有另外一个骗子跳出来(一般是给你打货款那个账户的所有者)报案,说自己受骗把钱打到了你的账号。因为打款账户是与合同无关的第三方账户,因此,在警察方看来,确实涉嫌欺诈。
这样的情况下,你的麻烦就来了,甚至账户都被冻结。为了避免这种困境,只能任由骗子摆布,将钱全数退回。这种骗局一旦中招,几乎无解,明知道对方是骗子,为了免去被警察调查的麻烦,只能按照打款金额原样退款。
信用证骗局
有些国家(如孟加拉)要求进口走信用证,但他们的某些银行信用真是一塌糊涂,各种违规操作:
放不放款是买家说了算,银行与买家串通,在没有不符点的即期信用证交单情况下,拖延付款时间,或在客户没有办理付款手续的情况下放单,客户提货或看货后向出口商提出质量索赔,被迫出口商降价,导致经济损失。
所以在接信用证订单时,务必做好信用证的审证工作,没有不符点。如发现不符点,交货之前改证,尤其是交货期,使之符合信用证的规定,即使客户提出接受不符点交单,也不能接受,坚持改证后发货。此外,需要给发货、交单留出充足的时间。
“中信保”骗局
开发的买家很好沟通,几乎什么都答应,唯在谈到具体付款方式时,客户要求做D/A或O/A,说他们非洲都这样。当出口商提出收汇方式风险太高时,买家表示,理解你,咱们次合作,你有这种疑虑也情有可原,你要实在不放心,你去投一个中信保吧。
于是出口商投保中信保后,正常发货。但万万没想到,客户失踪了!出口商想到还有保险托底,倒也不至于完全绝望。
可是,在向中信保报损后,这一单却无法得到赔付!因为这位“客户”并不是通过中信保调查而批复额度的那位,他只是假借了别家公司之名,伪造文件、签章及职员身份,骗取出口商允许赊账发货。
请注意,中信保保障的是商业信用风险,不是商业诈骗风险!警惕那些让你“不放心就去投保中信保”的买家,一旦买家这么说,请立刻去看他的邮箱,是否为合同签订方的企业邮箱,他的收货地址是不是合同签订方的地址。尤其注意那些在保险投保事宜操作完毕后,要求出口企业将货物发给另一家公司的客户,即使收货公司的名字与合同签订方非常像,甚至是合同签订方的全称+XX branch,这也并不能证明此客户是彼客户!
面对防不胜防的海外骗局,想要防止入坑,客户背景调查。除了可以用以确认客户的真实性外,还可以帮助外贸商家判断客户的价值,了解客户的需求,以便后续进一步跟进客户。
迈克点评:干货代,不能没有底线
段时间,迈克还是收到不少朋友关于市况的新分享。其中,下面这份某货代发出的情况通知,让迈克之余、不禁感慨:做人、做货代,怎么可以这么没有底线呢?
这是怎样的一份通知呢,迈克带大家仔细看看。
通知开头讲了两个行业普遍痛点:货量起不来,利润降至冰点。
然后讲了一堆自身的原因:比如公司陷入三角债、应收不能及时收回,又比如公司遭遇欧洲税务严查和美国账号严打两场风波,公司入不敷出、亏损严重,资不抵债等等等等。
当然,后摆出的烂就是:欠你们的钱,付不了了。
其实,看到这里,这都还算是一份理由牵强、表述普通的通知。
但接下来这些,就是没有节操、毫无底线的大戏了。
“我司所有欠款 均为公司欠款”,这什么意思?就是钱,都是公司欠的,而公司呢,是责任有限公司,之所以强调这句,就是想告诉你:公司欠的钱,跟住豪宅、开豪车的老板的钱,那是两码事。
新!上半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出炉
数据显示:2023年上半年,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1.9亿吨,同比增长8.0%,其中6月份同比增加8.5%、第二季度同比增长9.7%;分结构看,内贸吞吐量同比增长7.6%,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8.9%、主要受煤炭等大宗物资进口带动。
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,919万TEU,同比增长4.8%,其中6月共完成2,712万TEU。
具体到各个港口,上海港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374万TEU,同比增长5.3%,其中6月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415万标箱;
标签:国际物流出口国外